獲批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獲評浙江省知識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突出集體,3項工作入選省級試點,4個案例被評為省級典型案例……翻閱2024年我市知識產權工作的成績單,不難發現,在過去一年中,我市全方位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知識產權事業蓬勃發展、屢創新高,為城市創新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擁抱新質生產力,乘“數”而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產業,出臺了《臨海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行動方案》《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發展規劃,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支撐,賦能地方產業鏈供應鏈提能升級。2024年,全市登記數據知識產權133件,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0.55億元。
在推進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實踐中,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企業搭建數字化平臺,暢通成果供需轉化通道,促進數據知識產權信息共享、協同互動、合作共贏。經過前期挖掘、指導,前不久,我市舉行“彩聯燈”平臺數據知識產權許可及保險簽約儀式,吉靈網絡科技(浙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吉靈網絡)與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海支公司簽訂數據知識產權被侵權損失保險合同,該保險能為企業提供直接經濟損失、法律費用、調查費用等一系列風險保障,降低企業的維權成本。吉靈網絡還將登記的2件數據知識產權許可給兩家燈飾企業,打破“數據孤島”,為聯盟內企業節約成本300余萬元。吉靈網絡研發負責人馬向超說:“數據不僅能上保險,還能用來交易,后續更多的燈飾聯盟成員可通過共享數據知識產權模式,深化燈飾行業數據協同運用,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
錨定縣域經濟特點,精準服務
臨海白水洋豆腐享譽浙江,其制作技藝入選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想讓白水洋豆腐持續火爆出圈,品牌保護是關鍵一環。
2024年,在白水洋鎮政府的主導下,市場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共同推動解決白水洋豆腐商標權屬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對相關商標進行監測,一旦發現“蹭熱點”等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商標異議申請、無效宣告請求。
此外,我市以實施知識產權助力優秀傳統文化高質量發展試點為契機,指導府城老鄰舍、括蒼云徑、江南溪望谷等關系到公共社會事業的項目注冊商標382件,集中注冊府城傳統小吃商標50余件;針對“勾青”“回浦”商標向有關單位發出預警;打造“品牌矩陣”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樣板,推出“X+Y+Z”品牌矩陣模型,重點打造“時尚休閑”“好食來臨”等品牌矩陣,明晰品牌發展路徑。
構筑強保護格局,護航發展
2024年,我市共提交專利預審315件,平均授權時間較常規通道提速80%以上,知識產權保護駛上“快速路”。2024年10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復同意臨海開展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建設。快速維權中心建成后,將面向時尚休閑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為創新主體提供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同時,聚焦時尚休閑、醫藥化工、汽車機械等地方主導產業,我市發布了《關于加強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建設的意見》,整合行業協會、服務機構、企業等各方優勢資源,健全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體系,加大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力度,打造更具韌性、更具活力、更具競爭力的“地瓜經濟”。
此外,作為專利行政裁決改革創新試點地方,2024年我市受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36件,平均辦理周期同比壓減40.6%,快速介入辦理眼鏡展會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起,8小時內結案;1起案件入選全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1起案件入選全省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警示案例;查處知識產權行政案件114起,向公安機關移交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5起,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激發了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