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體重管理”成為全民熱議話題。隨著全國“體重管理年”活動的持續推進,我市健身行業迎來新一輪“減肥熱潮”。從跑步機到動感單車,從減脂課程到產后康復,健身場館內處處涌動著蓬勃活力,市民們正以科學運動的方式擁抱健康生活。
晚上6點半,在大洋街道的一家健身房內,記者看到跑步機、臥推架、動感單車等器械前幾乎滿員。95后白領陶佳剛結束工作便換上運動裝,加入揮汗如雨的運動隊伍。“久坐辦公導致腰背酸痛,下班后來健身既能緩解疲勞,又能讓身體更輕盈。”她笑著說。
像陶佳這樣的上班族不在少數。隨著春季氣溫回升,選擇健身的市民數量激增,尤其是“體重管理”話題的火爆,使得健身房日均客流量突破400人次。該健身房負責人應經理表示,許多會員已將健身視為“剛需”,甚至主動調整作息,將下班后的時間留給運動。
在老城區另一家健身房,十余臺跑步機同樣“滿負荷運轉”。除傳統有氧運動外,該場館還針對不同群體推出減脂、塑形、普拉提、產后康復等特色課程,以滿足多樣化需求。市民張丹丹在體驗完一節普拉提課后興奮地說:“每次運動后都感覺身體充滿能量,生活變得充實有意義,再也不會窩在沙發上刷手機了。”
記者了解到,春季是健身旺季,但與往年“盲目跟風”不同,如今市民更注重科學性和持續性。大家不再追求短期暴汗,而是希望通過長期規律運動改善體態、增強體質。不少有一定經濟基礎的運動愛好者,還專門聘請了私人教練,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定制專屬訓練計劃。
專業健身人士提醒,運動要循序漸進,尤其對剛入門的健身新手來說,更應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項目。在開始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相關肌肉群的拉伸和放松,并進行全身關節的激活。春季氣溫波動較大,運動時需注意保暖。在運動項目的安排上,最好做到力量訓練與有氧運動相結合,這樣能有效提升體能與肌肉質量。
在飲食方面,建議市民運動前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為訓練提供能量;運動后及時攝入蛋白質,以促進肌肉修復與生長。同時,要保持飲食均衡,多攝入蔬菜水果,控制油脂與糖分的攝入。只有科學飲食與合理運動相結合,才能收獲理想的健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