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内精品影视,午夜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射,国产精品亚洲a∨影院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88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亚洲精品久久久刺激,国产久久精品视频

萬年歷
您當前的位置 : 臨海新聞網 >> 生活 >> 旅游
字號:    [打印]

一碗面里的鄉(xiāng)愁

作者:金曉欣  來源:  時間:2024年09月27日

  豆?jié){有咸甜之分,面條也有軟硬之爭。有人偏愛“黏糊糊”的拌面,有人鐘情“艮揪揪”的湯面。位于臨海西北部的括蒼,自古靠山吃山。在這里一碗小小的面條也有著“山一樣的硬氣”。

  “拗面”是個什么面?

  走在括蒼鎮(zhèn)的主干道上,會學習到一個新名詞“拗面”。幾乎是走上幾步就能看見一家“拗面館”。“拗面館”是個什么面館?

  帶著好奇,記者走進了本地人推薦最多的“躍武拗面館”。上午9點,店內還沒有顧客。老板徐躍武卻也沒閑著。此刻他正在后廚內,忙著開餐前的準備。“拗面我們都是每天現做的,一天至少要做30斤。”今年57歲的徐躍武做拗面已經有20多年了。被問到什么是“拗面”,他有些神秘地笑了笑說:“你看了就知道了。”說完,徐躍武就開始了拗面的制作。先從粉缸里舀出10斤的面粉,再用電子秤稱適量的鹽和食用堿與面粉混合。

  “古話說‘堿是骨鹽是筋’。堿是增加面粉的硬度,鹽能讓面吃起來更勁道。”徐躍武說,和面很講究。除了鹽、堿、面粉有比例外,水溫也有說頭。“水溫50攝氏度是最好的,但是也要根據季節(jié)稍作調整。夏天就要再涼一點,這樣和出來的面團延展性很好。”在面案上紛紛揚灑一把面粉,雪白的面團就要開始“拗面”了。只見徐躍武拿出一根比成年男子手臂還要粗的竹棒壓在面團上。竹棒的一頭抵著墻,另一頭被他雙手握住,二話不說就是吭哧吭哧開始向下壓。原本圓滾滾的面團在力的作用下,分子結構不斷被擠壓,水分逐漸消失,變得扁平而又光滑。原來“拗面”里的“拗”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用竹棒壓出來的面呀!

  “別看動作簡單,拗一次面就跟跑一次800米一樣廢體力呢!”徐躍武說,10斤面要反復拗上3次。面團被拗到2毫米左右,摸起來像受潮的宣紙一樣的手感就算做好了。拗好的面皮像一張大被子,折疊成手掌寬后就可以切了。

  一碗“山的硬氣”

  括蒼鎮(zhèn)位于臨海的西北部,浙東南第一高峰、浙江十大名山之一的括蒼山就坐落于此。靠山吃山,是括蒼人代代相傳的口味。一碗面好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一碗面的澆頭。肉絲拗面,常年臥居躍武拗面的菜單榜首。

  秋日里的胡蘿卜,水靈里又透著一絲甜;豬五花被切成細絲,肥瘦得宜;初冬的鮮筍,經過葷油的煸炒,能鮮掉眉毛。幾樣尋常的時令蔬菜,卻造就了“一口好味”的肉絲澆頭。趁著滾水開鍋,下一把鮮切拗面和地里現摘的小青菜,雪白的面條和碧綠的菜葉在鍋中幾下翻騰,難分彼此。等待的幾分鐘里,店員程慧燕熟練地在碗里打上兩勺醬油、一勺豬油再加幾粒蔥花,湯底就算是做好了。冒著熱氣的面條和青菜被撈入碗中,加入一勺面湯和兩勺肉絲澆頭,就可以上桌了。面條口感爽滑、勁道,澆頭炒得鍋氣十足。喝上一口面湯,微微偏咸又透著一股鮮。

  “從小到大,好像就是習慣了面要吃硬一點。”在躍武面館里經常能聽到食客大聲叮囑“面煮硬點”。吃口感偏硬面算得上是獨特的“括蒼風味”。看似不起眼的一碗面,食材取之于山,制作過程有著一絲不茍的實誠,甚至在口感上也格外強調“硬碰硬”的扎實。正如括蒼山之于括蒼的自豪,“山一樣的硬氣”也是這里的人們引以為傲的品格。一方山水一方人,從拗面看括蒼,實在有趣。

  “要讓大家都吃得飽”

  在躍武面館里吃面的人,大多都是回頭客。“我在城西中學讀書的時候就在他家吃面了。算起來10多年了。”閑來無事,家住市區(qū)的謝志成專門開車過來吃面。他說,從前肉絲拗面7元一碗,10多年過去了也才漲了2元。在不知愁的青春里,三五同學圍坐著吃上一碗拗面,說說笑笑期待著周末,是現在想來最美好的人生畫面。

  一碗拗面里有少年的記憶,也有人到中年的柔軟。到了飯點,躍武面館里就坐滿了食客。電力維修的工人、運輸板材的司機,還有風塵仆仆的泥瓦匠……在熙熙攘攘的熱鬧中,程慧燕總會默默地在鍋里多下兩把面。“他們都是干活出力氣的人,我們得讓他們吃飽了再走。”程慧燕說,大碗拗面是8兩面,但是一般他們都會多盛幾筷子。山里人家說不來什么大道理,在他們樸素的認知里干活的人吃飯比天大,吃飽了活也就干得漂亮了。單純的話語,卻是最具象的溫暖。就在這樣細碎而又閃光的平凡日子里,拗面館和徐躍武在括蒼老街上走過了一個個春秋。

  “我想把這門手藝傳下去。”徐躍武說,拗面在括蒼至少有著70年的歷史。從前大家選擇“拗”的方式,主要是為了貪省力。畢竟同樣10斤面粉做成面條,“拗”比“搟”要省一半的力氣和一半的時間,只是時代發(fā)展得太快,“拗”得再快也比不上機器快,但是拗出來的面條卻有著機器難以復刻的風味。

  “很多人特意回來吃一碗拗面,吃的何嘗不是一份鄉(xiāng)愁呢?如果以后沒人做,真的太可惜了。要是有人愿意學,我很樂意傾囊相授。”徐躍武瞇著眼睛望著遠方的青山悠悠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微信公眾號
  臨海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平臺支持·臨海新聞網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刊登廣告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律師
臨海市新聞網絡中心主辦 | 浙新辦[2006]31號 |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330000800006 | 浙ICP備06040867號 | 法律顧問:浙江全力律師事務所 李宏偉
臨海市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聯(lián)系方式:電話:0576-89366753 電子郵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