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功調解一起商標侵權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糾紛。該案件引入檢察機關與人民調解員力量,通過訴前調解推動民事賠償快速落地,全面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益。
2024年,侵權人在未經某品牌商標所有權人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制造標有該品牌商標標識的包裝盒、保溫袋等,并向該品牌旗下加盟商銷售。經統計,侵權人制造帶有侵權商標標識的包裝16萬余件,涉嫌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賠償損失取得諒解是刑事案件中一個從輕情節。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聯合市人民檢察院、市人民調解委員會,啟動“三合一”訴前調解機制。調解過程中,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組建了維權調解團隊,精準厘清侵權事實與法律責任;人民調解員通過柔性溝通,有效化解雙方對立情緒,重建互信;市人民檢察院清晰釋明侵權證據與核算依據,全程提供法律指導并監督程序規范,確保調解依法依規進行。通過三方協同發力,成功推動雙方就民事賠償達成協議。此外,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動延伸服務,引導協助雙方“一次辦結”司法確認申請,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形成“調解-確認-執行”的知識產權保護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