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瓶車駕駛員黃某報警稱自己被一輛汽車撞傷,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古城中隊交警王群、王鵬等人趕到現場后,發現事故雙方各執一詞。黃某聲情并茂地講述了汽車撞倒他的經過,但汽車駕駛員卻懷疑黃某碰瓷。
隨后,交警通過查看事故現場路段監控和轎車行車記錄儀,發現雙方碰擦發生前,汽車已經開始減速避讓,但黃某駕駛的電瓶車卻一直向左偏移,不斷向車輛方向靠近。就在小轎車幾乎靜止的當口,電瓶車與之相撞,黃某緩緩倒地。經進一步核查,黃某曾發生過多起類似事故,于是古城交警中隊將這一線索移交給了古城派出所。
古城派出所副所長黃鑫迅速圍繞前期證據展開調查,找出更多端倪。案發當日上午,黃某在仙居已經被撞了一次,當時他也是開著電瓶車。隨著深入研判,警方了解到,黃某從8月開始,在杭州、寧波、臺州等多地經歷過18次類似事故。難道這都是巧合?面對民警的審訊,最終黃某如實交代了通過碰瓷手段對車主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
原來,兩個月來,黃某在各地騎行共享電動自行車頻繁制造事故來牟取利益,每次索要賠償數額在500元到1000元左右,累計犯罪數額約1.8萬余元。一般機動車駕駛員抱著盡快解決的心態,都選擇了妥協了事。目前,黃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市民,發生事故后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時拍照、錄像,保存證據;要堅持報警處理,交警會通過現場勘查、調取周邊監控等方式,依法判定雙方責任,不給碰瓷者可乘之機。同時,公安機關也將對“碰瓷”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