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經濟史,往往是企業家創業和創新的歷史。我市作為民營經濟先發地,走出了吉利汽車、華海藥業、偉星股份等國內外聞名的“雄鷹企業”,也孕育了一批批潛力無限的“雛鷹隊伍”。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也是改革創新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新生代企業家庫(106人),1名企業家入選全省首批最具創新力青年科技型企業家,為臺州唯一,23家優質企業納入2024年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后備庫。
時間往復,為何這片經濟熱土能源源不斷地散發生機?從托舉“雛鷹”起飛到加速“雄鷹”振翅,驚艷的成績背后我市有關方面又做了多少努力?
“近年來,我市通過紅色領航、筑巢引鳳、親清服務、青藍接力‘四航驅動’,力促企業家人才脫穎而出!笔形y戰部有關負責人說。
紅色領航提振“信念指數”
郭鳳韶烈士紀念館、姚宅中共臺州中心縣委機關舊址紀念館、中國共產黨臨海歷史館……在這些紅色教育基地,臨海企業家都曾留下過足跡。為了更好地銘記歷史,“民營企業家宣講團”更是應聲成立。他們緊跟黨旗方向,將主題教育融入到企業管理,以紅色領航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截至目前,“民營企業家宣講團”共開展“臨商永遠跟黨走”系列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28場次,以“沉浸式”教育引發企業家思想共鳴。
“黨旗領航,心不慌。”市新企聯會長何俞江的一句話,也是我市企業家們在“紅”中出彩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浙商永遠跟黨走同心奮進新征程”為主題,以思想引領強信念、黨建引航增動力、典型引導濃氛圍,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家傳承紅色基因,助力企業家把好方向、提振信心。在此基礎上,我市實現了鎮街商會黨組織、市外商會黨建工作“兩個全覆蓋”,建成1個臺州市級、3個市級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依托“臨商講壇”“臨海大講堂”載體,組織“民營經濟31條”等政策入企宣講130余場次。同時,打造“今日臨!薄芭R海商界”宣傳矩陣,深挖臨商精神內核,涵養尊商重商氛圍,已有136名優秀企業家成為“兩代表一委員”。
筑巢引鳳換取“奮斗指數”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一直以來,我市始終秉持“成就企業就是成就臨!钡睦砟,不斷建強創新平臺,讓企業家在臨海干有舞臺、創有未來。
對內,我市積極打造100億元戰新產業引導母基金、醫藥產業招商基金等“1+X”基金矩陣,充分發揮民建圓桌論壇活動、浙江民進博士團臨海服務基地等資源優勢,助推靈江科創廊道等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318家;對外,依托臺州灣經開區、綜保區兩大“國字號”平臺,暢通對外開放通道,通過迭代升級出境參展政策、探索培育“僑創小鎮”助企開放平臺等舉措,助力“走出去+引進來”互聯互通,正式開通臺州灣頭門港區RCEP外貿航線,成功助推朵納衛浴、恒源潔具等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在城市闊步前行的同時,鄉村振興緊跟而上。我市建立臨商助力家鄉發展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家踴躍投身產業強村、項目興村、公益扶村,在全省率先組建“共富工坊”企業聯盟,創新設立“零工市場”,共建政企校協作技能培訓平臺,助力打通“擴中提低”助富鏈條。截至目前,全市企業家已參與打造“共富工坊”170余家。
親清服務拉高“滿意指數”
2018年以來,我市主動創新、積極實踐,持續推進清廉民企建設,交出了一張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臨海答卷。近兩年,全國民營企業誠信合規建設現場交流會考察點、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臺州)論壇觀考察點、浙江省清廉民營企業建設現場推進會、臺州市浙商再出發“雄鷹”行動現場會接連落地我市,相關做法獲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充分肯定。
臨海何以成為清廉民企建設的區域樣板?
據悉,我市會定期舉辦“親清直通車政企面對面”懇談會等活動,把政府出臺的最新政策送到企業家手中,并現場解決企業一系列的急難愁盼問題,受到企業家們的廣泛好評!斑@樣的形式非常好,直面問題,效率很高又很接地氣。”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我市深入落實政商交往“三張清單”,讓企業家真正站穩C位、當好主角。依托市企服中心,打造“無事不擾”“無處不在”服務體驗,在全省率先推出兜底服務、投資促產“一類事”等改革項目,創新臺州灣經開區“企業辦事不出園”服務,并在各企業園區探索企業點單、統戰聯動,提供個性化社工助企服務。同時,在全國首發清廉民企建設4項團體標準,打造全域清廉民企“共同體”。目前,已建成省級清廉民企示范點4家,形成“鏈上廉盟六法”工作模式,培育了“五色藤”等清廉產業鏈品牌12個。
此外,還創新關鍵部門“一把手”產業平臺“首席服務官”、中層干部全程履職評效制度,連續兩年對職能部門(干部)開展“正反向”評定,實現一跟到底、頂格服務。我市營商環境評價結果連續三年居全省第一檔;獲選省級政商交往觀測點,為臺州唯一。
青藍接力刷新“能力指數”
當前我國民營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新趨勢,如何從“穩步走”向“加速跑”邁進,始終是一道必答題。打通民營企業家之間“新老”傳承的通道就是破題關鍵。我市聚焦聚力新生代企業家代際傳承問題,遵循企業家成長規律,量身制定了一套“充電方案”:青藍接力續航行動。
在最新一期的“青藍相接新對話迭代傳承共發展”主題分享會上,方太集團名譽董事長助理、家業長青學校執行校長范斌就為新生代企業家如何握緊家族企業“接力棒”展開了分享和交流。
“如果單靠我們自己是很難直接邀請到這些優秀的行業前輩前來交流指導的,但是通過‘青藍行動’,我們不僅可以接觸到豐富的行業資源,還能不斷拓寬企業朋友圈。對于企業和行業來說,都是雙贏!笔行律髽I家聯誼會秘書長、浙江亙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苗苗說。
企業來點單,政府去搭橋。今年以來,我市針對龍頭企業、產業鏈企業等差異化需求,分類分批舉辦“專精特新”培訓班、科技型企業家培訓班,截至目前,線上線下累計培訓企業家1200余人次,全市已有101名新生代企業家擔任企業高管。
面對“接班潮”的滾滾來襲,除了增強青年企業家的韌勁外,我市還重點在“新老傳幫帶”上發力。就在去年,“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培養計劃”(NEED)臺州課堂開課。華海藥業總裁陳保華作為“企業家導師”,上臺分享了企業發展經驗。而這也是“青藍行動”的縮影。通過探索組建政治導師、企業家導師“雙導師團”,以名校研修強基、導師幫帶領航、掛職鍛煉淬火、主題沙龍集智“四大行動”為抓手,加速打通“青藍接力”通道,讓更多年輕一代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項目作為青年企業家的試金石。組建“臺州府城青年創業者聯盟”等新型“生態圈”,實體化運營全國首支青年文旅創業基金,孵化建成一批青年創業人才社群。連續兩年承辦臺州市青年人才創業創新大賽,2名青農企業家獲評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