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防控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的新階段,全市醫務人員面臨著重大風險和壓力,各醫院發熱門診、急診科等科室患者數量急劇攀升,各科室超負荷運轉、一線醫務人員不同程度減少等考驗接踵而至。
面臨感染波峰,市第二人民醫院承受住巨大壓力,全院醫務人員個個沖鋒在前,持續奮戰在抗疫前線。大家輕傷不下火線,不但及時保障了患者尤其是發熱門診患者、重癥患者、孕產婦、老年患者等重點人群的醫療服務,而且最大限度滿足了群眾的用藥需求,全力筑牢市民健康防線。
全力以赴有患必醫
“人手不夠了嗎?好的,我馬上安排。”杜崇軍一邊拿著手機,一邊打著座機。
杜崇軍是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主任,主要負責急診內科及外科的人員調度、工作安排。“最近一個月,每天從早到晚,我們的大量時間用在接打電話上。”杜崇軍對記者說,“太忙了。病人都擠在急診室里,我們人手已從原來的1室1人增加到1室3人,依然滿足不了需求。”
當患者出現高熱或嘔吐、抽搐等癥狀,杜崇軍會趕緊安排人手救治。有時候人不夠,就自己上。“去年12月中旬是最忙的時候,每天通常從上午8時一直忙到晚上8時。有時下班剛回到家,就接到要我回單位的電話,我又急匆匆趕回去。”他告訴記者。
不久前,這位忙碌了大半個月的“鐵人”也出現了癥狀。他做好個人防護,堅持為急診科患者診療。“現在的疫情對每個人都是一種考驗,我們作為急診科的醫務人員必須有求必應,有‘患’必達。”杜崇軍說,急診科的醫生無論有無新冠感染癥狀,都堅守崗位、各司其職,全力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帶傷上崗有力必醫
“實在是沒辦法了。有力氣的人都在這兒了,其他的全都因癥狀嚴重而無法上崗。”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護士長王仙芹說,一位患者出院,馬上又住進一位新患者,外科病房每天都不空床,她和另外兩名護士每天要照顧30多位病人。
12月22日,王仙芹感到全身乏力、身體酸痛,她知道自己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但當天已沒有可以代班的人,她只能強忍著病痛照顧患者,從早到晚,沒有片刻休息時間。“經常是我給一張病床上的患者喂食物,另一床的護理呼叫鈴聲響了……上班期間,都是馬不停蹄的。”病痛沒有阻擋王仙芹的腳步,她堅持早起查房,一晃一晃穿梭于幾個病區之間照顧患者。
王仙芹說,很多同事都下不了床,只要能下床的,大家都堅持上班:“我們不能讓患者沒人照顧,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王仙芹告訴記者,現在她每天的上班時間大約12個小時,有一天甚至上了16個小時的班,除了睡覺,基本都在醫院忙碌。“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病人分憂,只要他們減輕病痛,我們的所有付出都值得。”
多管齊下,保藥保醫
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洪湘軍近段時間一直在多方籌措藥物。“按照目前每天1000位患者的用藥量,我們的藥庫就快供不應求了。我每天聯系各地退燒藥供貨方,但是現在根本要不來。”洪湘軍說,藥劑科的醫務人員每天定劑量供藥,“我們只能設法從用量上入手,保證每人都能分到藥。”
據悉,藥劑科原先一個窗口加一位醫務人員就能滿足患者需求,本輪疫情高峰出現后,每天藥劑科門口都需要保安維護現場秩序。“現在已經開了兩個窗口,每個窗口配3位醫務人員才勉強能滿足患者需求。很多同事感染了新冠病毒,但由于人手短缺,他們在家吃了退燒藥就來上班了。一次,一位女同事因為發高燒,搬運藥品時,堅持不住摔倒了。”洪湘軍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排隊的群眾拿上藥。接下來,他們將想方設法拿到藥品,盡力滿足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