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和膳食纖維,具有降壓、通便等作用,是老百姓菜籃子里常見的身影。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它也是山區群眾果腹的重要食品。至今,在我市的西北片區,番薯依然是農民耕種的主要食材之一。眼下,又到一年豐收季,河頭鎮又響起了挖番薯的熱鬧聲音。
秋高氣爽好天氣,河頭鎮山上葉村里的100多畝番薯地里熱鬧極了。工人們分散在各個方向,有的揮舞著鋤頭,賣力地將成熟的番薯挖出;有的低頭將新鮮出土的番薯按照個頭大小分類裝袋;不遠處的田坎上堆放著嫩綠的番薯藤。大家有說有笑地討論著今年番薯的收成情況,田園野趣呈現眼前。
“今年挖的番薯品質、產量比往年都要好,我一天一個人能挖500多公斤。”今年73歲的工人周昨伙告訴記者,眼前的大片番薯地都是山下巖愷樂蔬果專業合作社承包種植的,主要有白心薯和紅心薯兩大類。今年番薯大豐收,合作社以每天200元的工資聘請村里有勞動力的老人們在這里挖番薯。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每天還能和老伙計們聊聊天,他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據了解,高山上特有的沙質土壤適合番薯生長,加上山上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氣候優勢,山下巖愷樂蔬果專業合作社地里產出的番薯甜度高、口感佳。今年番薯的產量預計達50萬公斤,為此合作社每天都要招募近20名工人在地里抓緊挖番薯。
山下巖愷樂蔬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江再望告訴記者,高山番薯上市,好品質帶動銷路。他們早在一周前就開始挖番薯,當時產量小,所以價格賣得也好,每公斤可賣到10元,比去年略有上漲。這周開始,番薯大批量上市,價格開始慢慢回落,目前基本穩定在每公斤6元左右。與此同時,合作社接到的訂單也在不斷增加,每天都要往山下送一次貨,這其中寧波各大商超的訂單占了大部分,本地訂單主要來自羊巖山莊、白筑崗頭農家樂等餐飲店。
“番薯渾身都是寶。今年我們準備請周邊村有經驗的老師傅過來傳授技術,將番薯加工成豆面、燒酒等,將番薯藤制成有機肥料。在拓寬合作社業務范圍的同時,也為高山村上的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大家一起增收致富。”江再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