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沿江鎮新興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公園、干凈的房舍,還有愜意的村民。在村莊中央的文化廣場上,記者看到,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戲曲,老人們坐在長廊里悠閑地聊著天、聽著戲,感受著美好時光。
“越來越好了,村里富裕了,我們農民的生活也好了。”鄭宗友老人今年87歲,對于村里的變化,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間,尤其是新興村黨總支的成立,讓村里再次煥發了新活力。
新興村成立于2018年9月,由原上金村和下洋水村合并而成。2019年8月,新興村黨總支成立,現有黨員75名。自兩村合并以來,該村堅持以黨建引領發展,以基層組織力建設為主抓手,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團結共進,使村莊闊步走上了快速發展道路,實現了讓人贊嘆的美麗蝶變。該村曾榮獲浙江省民主法治先進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臨海市“三治融合”示范村、浙江省廉潔示范村、省充分就業村、省衛生村等諸多省、市、縣級榮譽。
每月的主題黨日活動是大家集思廣益的日子,每名黨員都要匯報自己在微網格內搜集的民情民意。去年有個月的主題黨日的主題有些新穎:商討如何推進村里美麗庭院建設。“村莊新區搞得很漂亮,但是老區臟亂差情況還是比較嚴重,建議在老區的環境整治上下點功夫。”“要做好拆后利用文章,將應拆未拆的舊房及時拆掉,騰出空間建設美麗庭院節點。”“要對老區整體風貌、功能布局進行規劃設計,提升整體顏值,完善服務功能。”……黨員干部們你一言我一語。他們這么設想著,也這么去實踐著。
與此同時,蛻變中的新興村受到了省內高校師生的關注,去年7月初,幾十名大學生浩浩蕩蕩走進村里,踏看村情,規劃設計。“借‘農信杯’第二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專項賽暨臨海市首屆“美麗庭院”創意建設大賽這一契機,我們黨員干部與大學生一起合作改建村舍,把他們的創意想法落到實處,村民們積極性很高,現在村里環境漂亮多的,小家更溫馨了,大家更和諧了。”黨員馮銀萍說。
“兩村融合前期曾遇到過一些問題,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引導、磨合,我們村‘兩委’班子都已經很團結了。就說拆遷的事情吧,都是黨員帶頭拆,村民跟著拆。村‘兩委’把事用心做細了,戰斗力就形成了。”新興村黨總支書記鄭希云說。
2018年,因沿江鎮集鎮發展需要,該村要落實好沿江大道項目、上金小微企業園項目的政策處理工作。面對征地任務,村‘兩委’成員起初覺得壓力很大,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村民代表會議上,短短一小時,在場村民代表們便以全票通過這兩大項目。“這是意料之外的順利,卻也是情理之中。”鄭希云說,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這些年,大家一步步走來,村莊發展有目共睹,村民生活日益紅火,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也自然越來越強。因此,他真切地感受到,黨支部的威信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靠帶領群眾實實在在干出來的。
發展是硬道理,變化最有說服力。近年來,新興村村辦公樓、文化禮堂、文化長廊、休閑涼亭、沿河大道、黨建文化廣場、黨建展廳等相繼建成,一幢幢別墅式民房在新區拔地而起,村莊面貌華麗蛻變,人居環境日益優化。最近,黨員干部們正忙著組織人員進行村莊新建房區塊雨污管道的鋪設、河道整治以及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接下來還將進行文化服務中心、沿江大道等項目建設。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鄭希云說,哪怕再辛苦,當看到村民們掛在臉上的笑容,他們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隨著村莊發展,村民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紅利”,對村里各項事業越來越支持,對黨員干部的信任也與日俱增。他們相信,在村黨組織“領頭雁”的帶領下,新興村各項事業將再上新臺階,鄉村振興之路將越走越寬廣,“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典范”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