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映照古今,方志賡續文脈。9月18日上午,中國地方志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論壇“行走山河:王士性的人文之旅”分論壇開幕式在我市舉行,匯聚了全國研究王士性及歷史地理、方志文化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邱新立,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楊樹鋒,浙江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主任鄭金月,臺州市委常委、秘書長陳挺晨,臨海市委書記馬駿及臨海市領導陳榮世、王嘯嘯等出席。
多方聯動賦能
全面展示王士性文化當代價值
開幕式上,臨海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方將共同參與王士性相關的國家及地方重點研究工程與項目,推動學術資源與地方發展需求精準對接。
活動現場還特聘了一批專家學者擔任王士性研究會顧問,他們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構建“文獻校勘-理論闡釋-當代轉化”三位一體研究體系,讓王士性在當代學術研究與人文實踐中再現光芒。
“徐霞客相對注重自然地理,王士性更注重人文地理。”浙江省之江區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省文史館研究員潘捷軍告訴記者,王士性和徐霞客是齊名的,但目前對于王士性的研究還不夠,在二者的宣傳上完全可以各有所重,相得益彰。
現場,與會領導嘉賓還共同啟動了“志里行間閱見山河”——“游仙”王士性人文之旅走讀研學活動。接下來,專家學者們將攜手同行,以腳丈量山河,以心感悟人文,在行走中閱讀歷史,在研學中傳承精神。
5位專家學者依次登臺作主旨演講,大家從王士性在人文地理學界的開創性價值,到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全面展示了王士性文化IP的當代價值。
開啟“思維碰撞”
合力打響王士性文化品牌IP
如果說主旨演講是對王士性思想的“深度解碼”,那么交流研討則是關于價值落地的“思維碰撞”。參會人員按主題分組,圍繞人文地理研究、方志文化傳承、文旅融合落地三大方向展開熱議,探討如何依托紫陽街、東湖等歷史遺存,讓王士性的“游仙之道”變成可體驗、可感知的文旅產品。
“王士性的核心思想是在行動過程、實踐當中去發現各個地方的價值!闭憬〉胤街竟ぷ鬓k公室副主任袁新國表示,明代有兩京十二省,王士性基本都去過。所以王士性走過的這些地方可以結成聯盟,打造“行走山河”路線,大家一起把IP品牌打響。
據悉,此次論壇是“中國地方志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論壇”在浙江舉辦的首次活動,不僅讓浙江的方志文化底蘊與王士性這一文化符號被更多人知曉,也為全國各地探索“地方志+傳統文化+地方發展”的融合路徑提供了寶貴經驗。
“我們也想通過這樣一場學術盛會,進一步挖掘王士性的學術思想內涵!迸R海市地方志編纂室主任葉奕希望論壇結束之后形成一個“長尾效應”,繼續推動王士性研究深入發展,搭建一個各方溝通的平臺,打造出一個“中國游仙”的IP品牌。
據了解,誕生于我市的明代杰出人文地理學家、旅行家王士性,一生歷覽名山大川,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并有《廣志繹》《廣游志》《五岳游草》等多部著述行世,生動記錄了明代中后期的山川形勝、風土人情、物產經濟、關隘險要。他的“研行”,不僅成就了中國人文地理學“鼻祖”和“游仙”的美譽,更是一種超越時代的人文精神之旅,深刻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實踐精神和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