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括蒼鎮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治理相關理論精神以及上級單位部門關于平安建設的相關指示,率先在全市范圍內建成平安驛站,并于去年10月開始試運行。
一、建設情況
(一)完善“一心兩翼”布局,形成基層治理新格局。地理位置方面,括蒼平安驛站選址在351省道與小車線交叉處,愛國片中心地帶、愛國工業走廊核心地段,涉及12個行政村、32家企業,地理位置優越。愛國片區常住人口將近一萬,外來務工人員將近一千,治安、交通等情況復雜。平安驛站的建成,與原有的鎮社會治理中心、生態警務驛站共同構建形成“一心兩翼”社會治理新格局。功能設置方面,括蒼平安驛站設綜合指揮室、聯勤警務室、黨群統領網格智治室、聯村調解室、共享法庭、心理咨詢室、婦幼關愛中心等,配備巡邏車輛、執法執勤裝備,集治安防范、矛盾化解、信息采報、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與鎮社會治理中心、生態警務驛站互為照應、互為補充、互為聯動。
(二)依托“兩約三會”架構,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完善“兩約”。一是完善村規民約。以平安創建為契機,依據各村的村情村況及不同的矛盾糾紛特點,督促指導各村進一步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抓好新規的落實,引導群眾依法依規反映訴求,樹立文明積極的良好風尚。二是創建平安公約。整合各村突出的共性問題,結合鎮區發展特點,在平安驛站內進一步制定、推行適用于全鎮的平安公約,有助于提升整個轄區的平安意識,營造和諧安寧的社會氛圍。
建立“三會”。一是建立黨員評議會。按照“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威信較高、說理能力強”的要求,由村民推選各村黨員組成評議團,每周在平安驛站內召開一次道德評議會。同時建立健全黨員志愿者信息庫,將黨員志愿者編入相應的網格,參與或承擔平安宣傳、政策解答、糾紛調解、治安巡邏等工作。二是建立鄉賢理事會。探索“鄉賢+社會治理”的模式,全面吸納轄區遵紀守法、威望高、口碑好的社會賢達人士,充分發揮“智囊團”作用,圍繞社會治理方面的問題,匯聚起群策眾創力量。三是建立村民議事會。立足民生需求,注重增強群眾話語權,針對集體發展和村民利益的焦點問題,引導村民代表前來平安驛站進行協商討論,將平安驛站打造成為收集社情民意的前沿平臺,有助于源頭預防矛盾、前端化解矛盾,為和諧括蒼建設添磚加瓦。
(三)融合“三治四氣”機制,創建基層治理新面貌。強化法治保障力。在平安驛站內打造集共享法庭、法治長廊、普法小天地于一體的法治陣地,配齊配強法律顧問團隊,定期開展普法大宣傳,不斷形成法治合力。強化德治感化力。平安驛站定期開展道德大講堂,從個人修養、家庭家風、鄉土民風三方面著手,不斷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強化智治支撐力。依托轄區周邊天網工程等數據資源,整合110接處警數據,建立綜合指揮室,打造大整合、高共享、廣應用的社會治理智能化系統,推動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同時采取“6+X”的工作模式,即“兩警、四員”常駐,司法、應急管理、行政執法、自然資源等部門人員定期值班,構建形成高效的協作體系,做到根據智慧管理系統數據第一時間處理矛盾糾紛、道路安全、治安事件、民事調解。
活動接地氣。成立平安驛站主題宣傳小分隊,深入農貿市場、集市、公園廣場,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三句半”等表演形式,把平安公約、平安建設精神融入其中,讓群眾聽得懂也能聽得進。驛站有人氣。一方面豐富活動聚集人氣,每周六晚在平安驛站前廳舉辦各類活動,提高群眾對平安驛站的知曉度;另一方面完善服務吸引人氣,通過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心理咨詢服務、婦幼關愛服務等,提高群眾對平安驛站的認可度。調解講和氣。將“保持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作為平安驛站工作人員的工作標準,將“化解糾紛,消除矛盾,力使雙方握手言和”作為平安驛站工作人員的基本調解思路,努力營造和諧和氣的良好氛圍。宣傳揚正氣。在宣傳和工作中注重輸出正能量和法治思想,引導群眾養成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積極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避免小事化大和極端事件的發生。
二、存在的不足
(一)配合度不夠,缺乏長效運行機制。一是人員力量配備不足。二是聯勤聯動發揮不夠。三是缺乏長效運行機制。
(二)宣傳度不夠,群眾知曉率仍較低。一是宣傳力度不夠。二是宣傳深度不夠。三是宣傳廣度不夠。
(三)特色度不夠,與本鎮結合不夠緊。一是游客服務仍需完善。二是企業服務仍需完善。三是現有服務不夠完善。
三、改進建議
(一)加強協調、聯勤聯動,讓矛盾化解更有力度。一是配足配齊力量。選用一批全職工作人員,同時加強人員培訓,進一步推進平安驛站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二是加強聯勤聯動。建立“工作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的管理機制,強化鎮平安法治辦的牽頭作用,繼續在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大膽探索、大膽創新。三是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建立動態評估考核機制,將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服務效果等納入評估,將群眾對驛站服務的滿意度作為驛站工作人員星級考評的重要依據。建立長期的工作計劃安排,明確長期的各項工作任務,每月召開一次例會,進一步總結當前工作的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改進計劃。
(二)加強宣傳、豐富活動,讓平安驛站更有溫度。一是宣傳隊伍專業化。在平安驛站專門選出1名宣傳干事,每月至少到每個村開展1次平安宣傳服務活動,在前期先努力提高群眾對平安驛站的知曉度和平安建設的參與度。二是宣傳內容集成化。平安驛站宣傳服務始終堅持與平安建設工作緊密結合。將反詐騙、禁毒、掃黑除惡、平安公約、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內容進行整合集成,做到既宣傳平安驛站的功能和服務,又宣傳平安建設的理念。三是宣傳形式多樣化。每月制定宣傳計劃表,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多層次進行宣傳。例如通過宣傳車播放視頻、講解平安知識、有獎問答互動;在平安驛站舉辦測量血壓、理發等常態化便民服務活動;推廣“平安驛站”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送惠民、安全防范信息等。
(三)結合本地、發揮特色,讓平安建設更有深度。一是建立旅游糾紛調解委員會。基于外來游客較多的客觀實際,建立旅游糾紛調解委員會,為游客提供專門的服務;同時為游客提供免費的休憩、咨詢等服務,提升旅游完全感、體驗感。二是關注企業員工需求。在平安驛站內設立休閑解壓室,為企業員工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在豐富企業員工日常生活的同時,能夠進一步調節企業員工心理壓力,從而減少矛盾的發生。三是完善咨詢服務。開通線上服務渠道,群眾可以在線申請、咨詢相關事宜,工作人員能夠更加及時的跟進相關情況,確保群眾訴求事項真正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