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内精品影视,午夜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射,国产精品亚洲a∨影院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88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亚洲精品久久久刺激,国产久久精品视频

萬年歷
您當前的位置 : 臨海新聞網 >> 新聞 >> 臨海新聞
字號:    [打印]

永強:村企共富先行者

作者:特約記者 盧昕 姚夢卿  來源:臨海新聞網  時間:2023年02月03日

  在浙江永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永強集團)總部的二樓展廳,可以看到許多造型各異、用途不同的戶外休閑家具。其中的部分產品,由當地村民的一雙雙巧手制成部件,拼裝而成。

  并非專業工人的村民,如何通過加工企業訂單,實現增收致富的呢?

  這還要從2022年3月說起,永強集團通過市政府牽線,與各鄉鎮共建“永強·共富工坊”,以行業龍頭企業的資源優勢,助力鄉村集體經濟發展。

  目前,永強集團已經與市內10個設有“共富工坊”的村級黨組織結對,覆蓋河頭、永豐、匯溪、括蒼、邵家渡5個鄉鎮,休閑藤椅等產品加工訂單預計達到70萬套,發放加工費1000余萬元。

  走村訪點謀篇布局

  “我市的優勢產業集中在東部,西部山區則相對較為薄弱,集團帶頭建設‘共富工坊’,有利于先富帶后富,為鄉村經濟輸血、造血。”永強集團顧問李國義表示。

  但要建成一家“共富工坊”,并不簡單——

  首先,有意向的村集體需要進行試點申報工作,再由市農業農村局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村莊。之后,李國義作為“永強·共富工坊”項目負責人,帶領項目團隊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各村鎮實地走訪。

  “‘共富工坊’選址有‘三看’:一看有沒有足夠大的集體場地;二看村子有沒有足夠的剩余勞動力;三看這些人的手工基礎扎不扎實。”李國義說,“只有同時滿足這三點的村子,才有培育‘共富工坊’的‘土壤’。”

  對此,永強集團副總裁、家具事業部負責人蔡飛飛給出解釋,戶外休閑家具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雖然手工編織在臨海很常見,但為集團工作的大多是外地工人,如果能把“共富工坊”做好,就可以有力推動產業工人本地化,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

  據了解,在充分了解各村資源優勢以及村民意向度后,村企雙方還要經過多次面對面探討,再達成合作共識,敲定“共富工坊”的位置。

  “師傅領進門”

  搭建“共富工坊”的架構,是一項從無到有的工程。因此,永強集團給出了3條幫扶措施。

  “訂單扶持力度是第一位,我們要盡可能確保農戶的長期收益。”李國義說。

  雖然在“共富工坊”工作的村民都有一定的手工基礎,但其技能水平和在車間工作的熟練工是沒法相比的。所以在建設初期,永強集團為工坊提供的訂單,都是操作相對簡單的產品,主要分為編藤和縫紉兩大類。“去年發到工坊的訂單,已經占集團編藤外發業務的一半。”蔡飛飛介紹。

  其次,永強集團旗下的SKU(單品品種)非常多,發到“共富工坊”的訂單品類也會隨之變化,每款產品需要的加工技術或多或少都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農戶不斷學習,提高作業技能。

  為此,該集團指派專人進駐工坊進行技術指導,幫助當地村民學懂弄通、規范操作,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保證產品的品質。

  蔡飛飛說:“很多村民都上了年紀,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一開始,我們發少量加工件讓他們先學,學會之后就可以量產了。”

  根據協商好的生產計劃,“共富工坊”送貨到集團,驗收入庫后按計件結算,再由工坊自行分配到個人。“我們承諾給工坊的價格不低于市場價。”李國義說,“要把工坊看作一個合作企業,不能躺在集團的幫扶上面發展。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開拓特色共富模式

  2022年4月8日,我市成立“共富工坊”企業聯盟,著眼產業鏈上下游,加強村企合作聯動,積極推動特色產業進農村、進工坊,為企業、工坊、農戶搭起合作的橋梁、創建共富的平臺。

  該聯盟首批成員企業涵蓋戶外休閑用品、彩燈、眼鏡、服裝輔料等7個行業,永強集團作為發起單位,將突出發揮樞紐作用,做大“企業聯盟”朋友圈,定期召開合作交流會,結合企業用工需求,針對“共富工坊”實際難題,開展交流對接。

  據永強集團數據統計,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培育,河頭鎮五景岙“共富工坊”、鳳凰橋永強集團同心“共富工坊”、括蒼鎮張家渡美月“共富工坊”、大田街道大田劉鄭勛“共富工坊”的積極性比較高,經營逐漸成熟,近500名村民通過“共富工坊”找到了“家門口”的工作。

  給農戶進行技術培訓是“共富工坊”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還將開設線上教學培訓指導,不斷擴大工坊惠及面規模,使‘共富工坊’成為鄉村振興、普惠百姓的好工坊。”李國義說。

  由于永強集團的產品主要出口歐美,每年9月至次年2月,是出貨的高峰期。“這個時段的訂單較滿,現在各個‘共富工坊’都在趕制產品。”蔡飛飛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微信公眾號
  臨海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平臺支持·臨海新聞網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網站律師
臨海市新聞網絡中心主辦 | 浙新辦[2006]31號 |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330000800006 | 浙ICP備06040867號 | 法律顧問:浙江全力律師事務所 李宏偉
臨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聯系方式:電話:0576-89366753 電子郵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