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内精品影视,午夜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射,国产精品亚洲a∨影院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88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亚洲精品久久久刺激,国产久久精品视频

萬年歷
您當前的位置 : 臨海新聞網 >> 新聞 >> 臨海新聞
字號:    [打印]

1億多年前的括蒼山是怎樣的?

這塊魚化石揭露了秘密

作者:錢夢華  來源:臨海新聞網  時間:2022年10月27日

圖為魚化石。 錢夢華攝

圖為專家在現場考察魚化石。 錢夢華攝

  括蒼山,地處浙東中南部,其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4米,位于我市括蒼鎮,系浙東南第一高峰,也是中國大陸沿海海岸線60公里范圍內的最高峰。

  前不久,在括蒼鎮的山頭何村,發現上億年前的魚化石。滄海桑田的變遷令許多人驚嘆不已,記者也前往探索魚化石里的秘密。

  挖土機挖出魚化石

  當時,山頭何村正進行環境整治,挖土機清理到山體邊的垃圾時,帶出一堆碎石。當村民清理時,一陣驚喜的喊聲,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快看,這塊石頭里有條魚!”

  “我這塊好像也有,像魚的尾巴。”

  “我這好像是魚身。”

  ……

  當時在現場的山頭何村黨總支書記何經永回憶說:“當天,大家看到最完整的一塊魚化石有十幾厘米長,像鯽魚的模樣。”

  40多歲的何經永說,自己一直在這個村里生活,只見過兩條這么完整的魚化石,一條是在他很小的時候,一條就是現在。

  據了解,括蒼山脈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總體上為一個巨型環狀火山構造。而在該地挖掘出的完整魚化石,專家推測來自距今約1.17億年前的白堊紀。

  魚化石見證歷史

  事實上,這塊魚化石產地早在80多年前就被專家探訪過,據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臨海海洋文化研究文集》記載,中國細胞生物學和實驗生物學的重要奠基人朱洗院士回鄉辦學,1938年,他曾率回浦學生去山頭何采集化石。

  1978年,省地調院(原區測隊)在開展地質測繪工作時,依據古生物時代將地層置于早白堊世館頭組。1995年,省地質第五大隊重新采集化石并確定其層位,結合火山構造研究將地層定為晚侏羅世茶灣組。

  在這一代,科研專家曾發現過浙東副鰭魚、壽昌中鱭魚、秀麗華夏魚以及大量的介形蟲、植物化石。這塊遺跡成為了當時浙江白堊紀茶灣組地層中產魚化石的唯一已知實例,是省內為數不多的魚化石產地之一。

  魚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原來上億年前,這里是一片湖泊,適合魚類棲息和繁衍,后來火山噴發,少數生活于河湖水中的生靈,被降落的火山灰掩埋在地下,又經漫長地質作用,演變為化石群。

  該地的化石群出露好,且其化石組合特征代表了晚中生代茶灣期古生物類群。產出的動植物化石,門類與屬種多,佐證地層時代依據充分,均屬浙東同期地層罕見。

  保護化石人人有責

  在山頭何村的文化禮堂里,何經永和村干部們一起將這些魚化石進行了簡單處理,并妥善地保管起來。

  “我們希望這塊地方,能夠得到更好保護,供專家們科研考察。”何經永表示,期望這里能建一個魚化石博物館,讓更多人領略到生命演繹的魅力。

  據了解,2017年,省國土資源廳公布的第二批全省重要地質遺跡保護名錄中,括蒼鎮山頭何村榜上有名。該地的保護等級被確立為二級,設立了地質遺跡保護標志,在保護邊界范圍內,禁止開山采石等大型工程活動。

  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表示:“這些魚化石的發現,對于我們探索古生物的生活和棲息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期待著能在這塊遺跡中發現更多生物生活的痕跡。”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我市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對這塊區域的保護,請廣大市民不要私自前往挖掘,共同守護這群穿越億年時光的“伙伴”。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微信公眾號
  臨海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平臺支持·臨海新聞網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 |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網站律師
臨海市新聞網絡中心主辦 | 浙新辦[2006]31號 |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330000800006 | 浙ICP備06040867號 | 法律顧問:浙江全力律師事務所 李宏偉
臨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聯系方式:電話:0576-89366753 電子郵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