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員找到失聯老人,將她背下山。 鄭香蓮攝
近日,邵家渡街道磨石坑村附近山域,一名94歲的老人失蹤。因搜救區域山高林密、能見度差,邵家渡派出所、市民防志愿者救援隊和當地群眾多番搜尋未果,救援人員用上剛剛購置的紅外熱成像無人機,在探照燈的輔助下展開搜索。40多分鐘后,在距離起飛點約1公里的山坳中發現老人蹤跡并成功營救。
當天下午4時左右,在邵家渡街道磨石坑村山腳下經營農場的金曉華(化名)發現94歲的母親尹桂鳳不見了。他和家人一道,將老人常去的地方全部找了一遍,都沒有見到老人的蹤影。
此時,天色暗下來了,擔心母親出意外的金曉華撥打了報警電話。
接到報警后,邵家渡派出所所長婁國形、民警尹濤等立即查看附近的監控記錄。由于老人住的地方比較偏僻,附近只有一個監控。民警查看了監控,整個下午老人都沒有從監控前經過。仔細分析后,婁國形判斷老人應該是進山迷了路。
邵家渡派出所立即通知市民防志愿者救援隊,緊急趕赴事發地點。
冬夜深山,寒冷刺骨,若不及時搜救,老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派出所民警、救援隊隊員以及群眾兵分幾路,上山搜救。
救援人員調來了新采購的無人機,利用紅外熱成像鏡頭搭配探照燈,對目標區域展開地毯式搜索。
這個新家伙上裝有一個熱像儀,可以將物體發出的不可見紅外能量,轉變為肉眼可見的熱圖像,不同顏色代表被測物體的不同溫度。在深山中,由于人的體溫高于四周環境,所以能在熱像儀上顯現出紅色,遠遠看來就是一個紅點。
“搜救人員都是幾個人一道結伴上山的,所以我看到屏幕上的紅點都是好幾個聚集在一塊的。晚上9時40分左右,我突然發現半山腰的一塊區域,有單個的一個紅點。”無人機的操縱者、市民防志愿者救援隊隊員沈張坤立即警覺起來,“搜救人員是不會單獨行動的,這會不會就是失蹤的老人呢?”
沈張坤利用無人機上的探照燈指引著紅點所在的位置,為救援人員指引方向。
當時,市民防志愿者救援隊隊長齊馬威帶領的搜救小組正在附近,于是他們循著探照燈的指引,一邊前行,一邊呼喊著老人的名字。
突然,有人聽到了微弱的回應聲。“老人找到了。”大家興奮地叫起來。
可是,山中的灌木雜草特別茂密,老人的個子矮,整個人幾乎“埋”在灌木雜草中,即使有探照燈、頭燈、手電照著,救援人員也看不到她。幾個來回后,同行細心的女救援隊員李敏琴突然說道:“等一下,這會聲音好像是從背后傳來的。”
隨后,大家立即原路返回,這才發現了坐在雜草中的老人。
老人的拐杖、鞋子都丟了,襪子也破了,頭上、身上沾滿了泥巴和雜草,全身瑟瑟發抖,呈虛脫狀態,好在神志清醒,身上沒有受傷。
救援人員歡呼起來,他們輪流著將老人背下山。
10時30分左右,老人被成功營救至山下。經檢查,老人身體并無大礙。
據事后了解,當天下午,尹桂鳳看著天氣晴好,想出門走走,不想走到山坳里迷了路。
金曉華說,非常感謝民警、救援隊隊員以及好心人的熱心幫助,母親才能平安無恙。